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进口项目 >>奕亨报关 热点资讯与动态 >>全球商贸动态 >> 让更多进口商品从上海走向全国
详细内容

让更多进口商品从上海走向全国

文章内容

让更多进口商品从上海走向全国 

 

今年1-6月,上海口岸进口17531.8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国26.5%。但在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看来,数字增长的背后,更能体现上海口岸贸易优势的,在于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7月10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


先行先试 创新进口贸易方式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针对“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领域”, 包括26条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争取先行先试。利用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契机,推动海关事务担保方式创新、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运行等。二是体现上海口岸贸易特色和优势,集中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进口,以及宝玉石交易、跨境电商等领域。三是协同推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便利化。

 

目前,上海口岸已成为服务长三角、辐射中国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2017年上海口岸货物贸易进口增速创6年新高,超出预期。据统计,上海口岸进口33445.1亿元,增长18.9%,占全国26.8%,继续保持全国最大口岸。

“这主要得益于上海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拓展贸易功能,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能级。”申卫华表示。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陆续推出了多项进口报关报检便利化措施,如“先进区、后报关”“分送集报”“三自一重”“无纸化报关报检”“十检十放”“分单出证”等。各项先行先试的创新措施直接让企业受益。

 

优化结构 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2017年,上海市企业进口机电产品9275.1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市进口总额的48.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5136.0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进口总额26.9%;消费品进口3435.4亿元,同比增长20.9%,占全市进口总额18.0%,较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申卫华表示,结合“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要求,承接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上海口岸将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和市场布局。一是支持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支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二是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促进生产性服务进口。三是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充分发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作用,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

他指出,本市还要全面推进专业产品的进口枢纽口岸建设。比如,争取建设药品进口枢纽,争取对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抗肿瘤新药,在上海先行定点使用。比如,争取建设医疗器械进口枢纽,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试点推广到全市,并逐步复制推广至长三角地区实施。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上海已经会同19个部门联合制定展品和人员进出境便利通关方案,从展会备案、展品通关、驻场监管、展品处理、人员进出境等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延长进口博览会展品入境时限、展览品与保税货物的模式转换、支持进口博览会车辆展品国内留购等大部分创新举措和突破方案已经落地。

 

此外,本市还在搭建“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线上线下两大平台,实现“参展一周、服务一年”,既为境外展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多模式、多渠道精准对接服务,也能实现内外贸零售环节的对接。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